热气球历史
飞上蓝天是人类最大的梦想之一。神话在中有的坐在飞毯飘飞, 有的像鸟一样长个翅膀飞翔, 孙悟空更是离奇, 坐着一片云彩或翻个筋斗就能到十万八千里。但真正把幻想变为现实,还要靠科学的发展。
1782年法国的蒙特哥菲尔兄弟开始对热气球的研究。 他们看到浓烟能滚滚升空,炉火烤的衣物能被热气掀起上飘,产生了做热气球的念头。
1782年至1783年上半年他们多次制作热气球模型,做升空试验。1783年6月他们用亚麻布和纸做了个800立方米的热气球,在球体下方燃烧稻草,他们认为浓烟有助于气球升空, 在稻草中又特意加些湿布和腐肉。滚滚浓烟充入气球后, 气球升空近千米高, 飞行了二公里远。
同年9月19日,兄弟俩又在法国国王和众大臣们在场的情况下,把他们用亚麻漆布制作的1400立方米的热气球(直径12米,高26米),载着一只母鸭、一只公鸡、和一只绵羊,升到了五百米高,气球飞行8分钟、4公里后降落在巴黎郊外。这次飞行为人类升空树立了信心。
1783年11月21日蒙特哥菲尔兄弟将他们精心制作的2200立方米的热气球放到巴黎市中心, 请两名法国青年乘上热气球, 升空1000米, 飞行时间25分钟,飞行距离10公里,创造了人类首次升空的历史。法国国王、王后和大臣们及半数的巴黎市民观看了这一值得纪念的壮观场面。
热气球的升空圆了人类上天飞行的梦,它比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飞行还早120年。
热气球的飞行成功,为人类对天空及大气的科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比如空气随高度升高密度小,湿度和压力降低等都是用气球探测后得知的。又如监测大气污染,了解同湿层大气规律等。热气球飞行对早期的大气研究预报、探险、环球飞行等起到了其它航空器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早期的热气球的球体及加热方式受到时代限制, 难以普及和大量应用。1956年4月15日美国人研制成功了高热效应的轻便丙烷气燃烧器,加之高强度的尼龙织物出现, 给热气球的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生。
人们把这种新型技术和材料生产的热气球称为"现代热气球"。现代热气球出现后,热气球普及速度很快。如美国1968年才有125个热气球,250个飞行员, 1980年气球数量增至1313个, 飞行员有3064人,增加了十多倍。迄今为止,全世界约有20000个热气球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,几乎每天都有热气球活动。
欧洲热气球飞行于1966年开始。由于热气球飞行技术简单,比其它航空器安全,对起飞着陆场要求不高,所以这项活动普及很快,并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列为一种竞赛项目,于1973年在美国举办了第一届热气球世界锦标赛(以后每两年一届)。许多大型的庆典活动,也常有热气球飞行祝兴。因为热气球没有方向操纵系统, 升入空中与大气融为一体, 所以人们常把它作为探险, 征服自然的理想工具。
国际航联还按不同的级别,设有升空高度、飞行距离和留空时间三项世界纪录。目前热气球飞行最高为19811米,飞行距离7672公里,留空时间46小时15分钟。
中国目前的最好成绩为飞行最高7680米,飞行距离629.88公里,留空时间9小时10分。
|